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
您当前位置: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
互相理解 彼此尊重
——农花凤家庭用爱与责任诠释文明家庭底色
2025-10-31 09:22:54

□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 高乾恒

在元江县澧江街道澧江社区,有这样一个平凡却温暖的家庭——农花凤家庭。夫妻俩同为下岗再就业人员,二十余载相濡以沫。他们守着夫妻和睦的根本、揣着尊老爱幼的真心、怀着邻里互助的善意,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文明家庭的动人篇章。

换位思考是农花凤家庭化解生活摩擦的“金钥匙”。作为社区工作者与家庭主妇的双重角色担当,农花凤将生活与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。她不仅细致打理家中大小事务,照料老人、教导孩子,更全力支持丈夫刀万忠的工作。刀万忠下岗再就业后主动申请到乡镇供销社工作,这份工作繁杂琐碎且无规律,汇总信息、撰写总结时常需要不分昼夜连续作战,节假日更是难得归家。面对丈夫的忙碌,农花凤从不抱怨,反而默默扛起家庭重担,让丈夫能全身心投入工作,这份理解与包容,成为夫妻感情的“黏合剂”。

在工作中,农花凤同样是“不服输”的实干者。刚担任澧江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时,农花凤对社区工作毫无经验。为了尽快适应岗位,她从抄写公文学起,主动加强理论学习,积累业务经验。凭借扎实的文化功底和“干一行、爱一行”的坚定信念,在短短时间内她便成长为社区的业务骨干。而丈夫刀万忠在工作中也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秉持着“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、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、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、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”。他从不利用身份谋取私利,始终维护着岗位形象和个人操守。夫妻二人在工作中相互鼓励,共同进步。

言传身教是这个家庭传承美德的重要方式。每年农花凤夫妇都会带着孩子前往敬老院,陪老人们拉家常、送礼品,让孩子在送温暖、献爱心的过程中,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。在这个家庭里,成员间性格、文化水平虽各不相同,却从未因琐事产生过矛盾。遇到问题时,他们互相体谅;面对决策时,他们民主平等;对待长辈时,他们恭敬孝顺;对待晚辈时,他们耐心引导。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“互相理解、彼此尊重”的文明家风,让家庭成为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。

勤俭节约、绿色环保是农花凤家庭一贯的生活准则。他们时常教导女儿:“生活条件好了,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。”家里的物品能修则修、能用则用,绝不轻易丢弃;人走灯灭、随手关电源已成为习惯,节约每一度电、每一滴水的意识,早已融入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。这种“不慕奢华、朴素度日”的生活态度,不仅让家庭氛围更显温馨,也为社区居民树立了良好榜样。

真心待人是农花凤家庭与邻里相处的秘诀。平日里,只要邻居有需要,他们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——帮行动不便的老人采购物资、为加班晚归的邻居照看孩子、协助解决邻里间的小矛盾……他们常说:“能帮上忙就多搭把手,邻里和睦了,社区才更像一个家。”正是这份热忱与善意,让他们与邻里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,也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温暖力量。

多年来,农花凤家庭用善良温暖人心,用责任守护幸福。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平凡的日常中诠释着文明家庭的深刻内涵——夫妻和睦是家庭之基,尊老爱幼是家庭之魂,邻里互助是家庭之暖。农花凤家庭的故事,如同一束微光,照亮了更多家庭追求文明与幸福的道路。

主办: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

制作: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

备案号: 滇ICP备09007698号-1

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0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