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
您当前位置: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
守护留守老人 解决邻里难题
——成志坚以志愿服务温暖社区
2025-10-31 09:22:18

□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 沈杰

2018年6月,成志坚从原易门矿务局大红山矿退休后,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,投身到易门县绿汁镇小绿汁社区,挑起服务群众的担子,用实际行动践行助人为乐的初心。6年时间,他以“敲门行动”守护留守老人,以技能帮扶解决邻里难题,以志愿服务温暖社区,成为老矿区居民心中离不开的“成大哥”。

清晨的敲门声

今年10月下旬的一个清晨,成志坚的脚步声出现在63栋楼道里。“张大妈,今天的血压怎么样?”他敲开房门,手里攥着血压计。成志坚熟练地为老人绑上袖带后,按下开关。

小绿汁社区70岁至80岁留守老人占比极高,身为社区第五居民小组组长的成志坚深知,这样的敲门声,既是他的心安之举,也是许多独居老人每天的安心信号。

“要不是成大哥,我家老头可能就不在了。”提起2019年的那件事,张大妈仍记忆犹新。那天下午,成志坚刚帮邻居换完锁,手机突然响起。电话里,张大妈的声音断断续续,说老伴胸闷出汗。成志坚立刻往老人家中跑,爬到4楼时,他看到老人瘫坐在轮椅上,脸色发白。

成志坚凭借从矿山工作中积累的常识判断,老人可能是高血压发病了。他背起老人,一步步走下楼梯,推上轮椅赶往绿汁卫生院……因送医及时,张大妈的老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。

台账背后的坚守

在成志坚的家中,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格外醒目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名字和电话。“这是独居老人和重点监护人员的台账。”成志坚翻开笔记本介绍,每一页都标注着走访日期和群众诉求。

他曾用几个月的时间走遍小组所有住户,梳理出独居老人、精神或智力残疾人员信息,与家属签订监护协议。“如果当天没看到他们出门,我必须上门查看一下。”成志坚说。在台账中记者看到今年3月的一条记录:“李大爷未出门,上门发现感冒发烧,联系社区送医。”类似这样的记录,每页都有。

除了日常走访,成志坚的很多技能都派上了用场。邻居家电线短路、水管漏水、太阳能故障,只要开口,他随叫随到。“不计付出、不收报酬”是大家对他的评价。

不退休的志愿服务

傍晚时分,成志坚召集几名居民,拿着工具走向社区污水井。社区部分污水管道因使用年限长久,频繁堵塞。成志坚自发组织志愿服务队,带头下井清理。此外,社区路灯改造、违建鸡舍清理,都有他的身影。

“本来可以在家享福,他却天天忙着社区的事。”社区居民对记者说。成志坚的退休工资足够生活,但他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社区工作中,带领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、政策宣传等活动。

夕阳下,成志坚和志愿者疏通管道后,坐在路边休息。有居民路过,递上一瓶水:“成大哥,歇会儿。”他笑着接过。这个本可安享退休生活的老人,用6年的“敲门”与奔走,诠释着“助人为乐”的含义,如同老矿区里的一盏灯,照亮了邻里间的互助之路。

主办: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

制作: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

备案号: 滇ICP备09007698号-1

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0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