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
您当前位置: 学术学会
华宁县科协:科技赋能柑橘产业 全链机械化铺就增收“快车道”
2025-08-11 09:53:27

在2025年7月28日央视《朝闻天下》“全环节推广机械化 水果生产降本又增收”的专题报道中,华宁县柑橘产业“从果园到车间”的全链条机械化实践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一成果的背后,离不开华宁县科学技术协会立足“四服务”职责定位,以科技为引擎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,推动农业机械化与柑橘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

搭建“连心桥”:精准对接需求,激活机械化推广“内生力”

作为连接科技与农户的“桥梁”,县科协坚持“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”,围绕柑橘产业“用工难、成本高、效率低”等痛点,联合农业农村局、农机推广站等部门,组建由农业机械专家、种植大户、合作社负责人构成的“科技服务团”,深入盘溪镇、华溪镇、通红甸乡等主产乡镇开展调研。通过田间访谈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梳理出“山地运输靠肩挑、病虫害防治靠人喷、采后分选靠手拣”三大核心问题,明确将轨道运输机、植保无人机、微喷技术及分选加工设备作为重点推广方向,为机械化推广“把准脉”“定准向”。

11

培育“带头人”:强化科技培训,锻造机械化应用“主力军”

针对农户“想用不会用、敢买不敢管”的顾虑,县科协创新“理论+实操+案例”培训模式,构建“县—乡—村”三级培训网络:一方面,联合高校(如华中农业大学)及农机企业,举办“柑橘机械化操作培训班”,累计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、植保无人机飞手764名;另一方面,在盘溪镇、华溪镇等主产区建立“机械化示范园”,组织农户“现场看、亲手试、对比算”——如在华溪镇钱XX的35亩果园里,通过“人工搬运vs轨道运输机”实测,单日运输量从800公斤提升至1.2万公斤,成本从400元降至160元,直观展现机械化优势。如今,全县70%的柑橘种植户掌握了基础机械操作技能,培育出50余名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,成为机械化推广的“活招牌”。

12

聚合“资源池”:推动协同创新,打通机械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

县科协充分发挥“纽带”作用,整合政策、资金、技术、市场等多方资源,推动形成“政府引导+企业主体+农户参与”的良性生态。

政策落地“加速器”: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“购机补贴进家门”活动,通过“科技工作者+补贴专员”入户讲解,推动中央购机补贴政策精准触达农户。截至2025年7月,累计帮助农户申请轨道运输机、植保无人机等农机补贴超4800万元,拉动农户自筹投入近5000万元。

产业链条“粘合剂”:牵线搭桥引入分选加工企业,建成254条智能化分选线、393座冷库,形成“采收—运输—分选—冷藏”全流程服务能力;联合电商平台开展“机械采收柑橘直播带货”,推动优质果溢价30%以上,带动近万名农民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。

14

唱响“丰收曲”:科技赋能显成效,蹚出增收致富“新路径”

降本增效“立竿见影”:轨道运输机让每吨柑橘搬运成本节约200元,年节支超2000万元;植保无人机飞防覆盖21万亩果园,每亩节约药水成本68元,年增收节支1428万元;微喷技术推广11.2万亩,年节水超100万立方米,春梢抽发率和座果率提升15%以上。

产业升级“动能澎湃”:分选加工线年处理鲜果60万吨(含周边县20万吨),带动包装、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;柑橘均价从3元/公斤提升至5元/公斤,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,涌现出一批“机械化种植大户”“电商带货新农人”。

经验输出“示范引领”:华宁县“山地柑橘全链机械化模式”被列为云南省农业机械化典型案例,吸引贵州、四川等地考察团前来学习,“华宁经验”正成为全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“可复制样本”。

“科协就是要当好农民的‘科技管家’,让技术‘长’在泥土里、‘活’在产业中。”华宁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深化“科技+产业”融合,推动柑橘产业向智慧农业升级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。

(华宁县科学技术协会)

主办: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

制作: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

备案号: 滇ICP备09007698号-1

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0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