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0日,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、教育部共同主办的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化工大学分营活动圆满收官。在云南省科协、云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、玉溪市科协全程指导下,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1名师生与来自六省市的125名营员共同完成了为期7天的科技研学之旅,为青春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。
北京化工大学前合影
营前培训会
名师领航,点燃创新火种
科学营期间,众多名师为营员带来知识盛宴。谭天伟校长以《如何让化工更美丽》开篇,从生物基材料讲到航天碳纤维,揭示化工支撑大国重器的核心价值。戴伟教授用荧光化学秀,在液氮星雨与量子圆舞中诠释科学之美。张丽丹教授传授“知识模块逻辑总结法”,破解初高中衔接核心难点。杨卫民教授畅想高分子材料未来,鼓励年轻一代追求梦想,投身科技与教育创新。“五老”成员讲述北化筚路蓝缕的征程,将“宏德博学,化育天工”的校训烙入青春血脉。此外,物理、化学、VR等实验室的体验,让课本知识鲜活起来。
VR实验室体验虚实切换
戴伟教授的化学秀
谭天伟校长讲授《如何让化工更美丽》
杨卫民教授畅想高分子材料未来
张丽丹教授传授“知识模块逻辑总结法”
红色铸魂,厚植家国情怀
科学营全程融入红色教育,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在天安门广场,营员王子玥抚摸汉白玉栏杆,仰望红旗,使命感油然而生。抗战纪念馆内,邓维萍等营员在弹痕砖墙前,聆听民族脊梁的呐喊。居庸关长城上,黄盛致等营员发出“科技强国”的誓言,与烽火台的历史回响共鸣。科学与红色信仰融合,让营员领悟创新与祖国发展的紧密联系。
天安门广场合影
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合影
青春誓言,开启未来征程
闭营晚会上,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王子玥同学作为云南省优秀营员代表发言,引发共鸣。她回忆在北京化工大学的七天,是探索突破之旅,从VR实验室到自制肥皂实验,从参观重点实验室到团队交流,大家从陌生到相知,在求真中凝聚。她鼓励营员将梦想付诸行动。
营旗降下,“宏德博学,化育天工”的校训融入营员心中。岳怡辰从古诗词中汲取科研力量,赵泽诚在实验中领悟知行合一,陆鑫在荧光实验中坚定探索决心。董一欣、王浩宇、杨轶然等营员,也在活动中明确方向,坚定信念。
居庸关长城合影
此次科学营,由各级科协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点燃的科学火种,将在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学子心中长燃。一周科学营,一生科学情。玉溪市科协一直致力于为青少年搭建高端科技平台,助力青少年成长。未来,玉溪市科协将持续推动此类活动,期待与高校再续科教融合之约,为国家培育更多科技人才。